做自己擅长的事

好久不更新了,今年以来项目组的事特别多。主要是项目数量有了指数级增长,原来做的项目主要是以银行自己的需求为主,最近做的项目很多都是社会项目。这里说的社会项目是指为社会上的其他客户提供服务的项目。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是因为今年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诉求,信息化已成为一大趋势,你如果听新闻的话会发现现在新闻上70%的 内容都和技术有关,现在连业务人员也开始提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。

在我眼中社会项目分为两类,一类是为某一行业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,比如智慧医疗系统,为医院提供挂号,就诊,看病等全面解决方案(当然这其中肯定也包括金融)。不得不说我们很多项目都属于这种类型,我觉得一方面是银行面对的客户分布在各行各业,而这些行业信息化都有待提高(特别是传统行业),另一方面是大家觉得做这种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这个行业客户,让他们成为银行的忠实客户。另一类项目是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,站在客户角度来思考金融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,提升客户的金融体验,让客户更好的管好自己的钱,进而更好地做自己的业务。这类项目相对于原来银行的作为自己用的金融产品,变为做给客户用的金融产品。这类项目与第一类项目的不同是它会较少涉及客户的业务流程,而是作为一个功能嵌入到客户已有的系统中,使它做能更多的金融相关的事情。

这两种类型的项目谈不上绝对的优劣,主要和公司的发展战略有关,也和后期的执行力有关。我最近负责的主要是第二类项目,在我看来这种项目更加务实一些,也更易于和大客户搞好关系(因为大客户很多都有自己的系统,自主研发、外包或购买),如果能抓住客户的痛点,可以形成针对一类客户的解决方案。第二类项目相对银行在实施上也更加容易,业务人员也更易于把握产品设计方向,简言之就是性价比比较高。

最近接触了一些分行业务和客户,体会到银行和其他行业有很大区别,各行各业都是银行的客户,银行的客户关系是最广泛的,也是最深刻的。这就导致我前面说的项目众多的现象,银行可以为各行各业做系统,做服务。目前各家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程度都不是很高,这主要体现在财务和他们实际业务的割裂,这就导致他们在很多方面无法很好的实现精细化管理,其中涉及到很多人工的成分。这些都是银行的机会,我们可以帮助客户实现他们业务和财务的衔接,从而提高客户的管理能力,减轻客户财务人员的压力,提高客户的决策能力。在此基础上银行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融资、投资等金融服务。

做自己擅长的事,利用自身的优势(包括技术优势,业务优势,资源优势),把自己擅长的事做精。我相信这是一条很好的道路,不管是近期还是远期。最近的另一个收获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拓宽了,不仅仅只有自己做,还可以和别人合作来做,甚至可以买别人的产品来做。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要保证方案的适应性,尽量做到隔离,从而增加产品的灵活性,为后面拓展业务做准备。

后面我可能会多写一些业务或是管理方面的文章,倒不是不注重技术,技术一直是我的根本,多了解业务是为了拓展自己的思路,能让自己未来走的更远。

文章未经特殊标明皆为本人原创,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,转载请保持完整性并注明来源链接 《ITechLib》

留言:

(lesstile enabled - surround code blocks with ---)